在日前舉行的“2017國際電動汽車示范城市及產業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突破50萬輛,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在全球占比達到50%。
萬鋼說,我國純電動主流汽車的續航里程達到了250公里以上。插電式的混合動力保證了其具有5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零排放的續駛里程,可以在城市運行中達到零排放。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車都滿足了我國對汽車在道路行駛中所需要的各種規范、標準和要求,得到了用戶的歡迎。在關鍵零部件方面,自2010年大規模牽頭發展電動汽車以來,每隔4年左右電動汽車電池的能量密度就能提高1倍,成本可以降低50%左右?,F在我國的電動汽車正逐步向理想的、將來完全能夠具有市場競爭性的產品發展,政策研究和制定也由此不斷改變。
在回顧上海電動汽車示范城市的發展歷程時,萬鋼說,如今在上海嘉定區,人們拿著手機便可以尋找一輛距離自己Z近的電動汽車。用手機開鎖后,就可以開著電動汽車在任何一個地方停下來,讓下一位客戶使用。這一利好,源于中國和美國共同推動的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城市項目。2010年啟動清潔能源部長會議機制(CEM)時,就確定把上海作為第一個國際電動汽車示范區。經過6年的發展,上海的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10萬輛,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Z多的城市。而嘉定區的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從示范進入到推廣應用的2.0時代。Z為典型的是EVICar實際投入的共享運營電動汽車數量,規模達到全球第一。
在萬鋼看來,電動汽車不僅要解決能源問題、環境問題、噪聲問題,還要解決城市擁堵問題。然而,電動汽車的發展仍面臨著技術、政策、基礎設施和安全性等各方面的障礙。
據了解,2016年汽車行業正式對外發布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圖”。按照這個技術路線圖的目標,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應達到40%以上。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此,萬鋼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長期不可動搖的目標。我國將著重從破除充電基礎設施方面障礙、注重電動汽車安全、關注電動汽車實際減排效應以及做好電動汽車回收利用等方面把新的挑戰當成新的機遇來積極應對。
服務熱線:18853220158